l 姓名:唐炎
 l 类别:硕士研究生导师/博士研究生导师
 l 本人所属工作单位:太阳集团城娱8722
 l 专业技术职称:教授
 l 职务:副校长
 l 学术兼职:
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委员
 全国体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 l 出生年月:1974.2
 l 性别:男
 l 招生专业:体育教育训练学(体育教育)
 l 联系方式:tangyan@sus.edu.cn
 l 主要研究方向:学校体育,运动与健康促进
 l 学习及工作简历:
 l 学习经历:
 2002年9月-2005年7月 北京体育大学
 博士学位,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
 1999年9月-2002年7月 西南师范大学
 硕士学位,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
 1995年9月-1999年7月 西南师范大学
 学士学位,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
 l 工作经历:
 2011年7月- 太阳集团tcy8722
 2011年4月-2011年7月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
 2008年9月-2011年4月 太阳集团tcy8722博士后
 2002年8月-2008年8月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
 l 主要学术科研成果:(近5年,倒序排列)
 l 论文文章
 1. 体智融合课程:基本原理、域外经验与本土启示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22,46(05):56-67. 通讯作者
 2.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meeting the muscle-strengthening exercise recommendation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: Results from 2019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na—The Youth Study[J].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, 2022, 11(3): 358-366. 通讯作者
 3. A Review of Fidelity of Implementation in Intervention Research Published in JTPE and RQES.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, 2021, 40(4): 662-666.通讯作者
 4. 新时期体育中考的功能审视、现存问题及消解路径[J].北京体育大学学报,2021,44(09):67-75. 通讯作者
 5. 国外小学体智融合教学学业效益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探析[J].体育科学,2021,41(06):87-97. 通讯作者
 6. 国外体育教学中系统观察工具的运用与启示[J].体育学研究,2021,35(03):50-57. 通讯作者
 7. 体教融合发展中的高考动力因素[J].上海体育学院报,2020,44(10):28-33+47. 第一作者
 8. 《澳大利亚体育素养标准》的框架体系、特征与启示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20,44(07):50-58+68. 通讯作者
 9. A Conceptual Model of Perceived Motor Skill Competence, Successful Practice Trials, and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.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, 2020, 40(4): 635-641.通讯作者
 10. 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究[J].体育学刊,2020,27(05):109-116 通讯作者
 11. 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学习效果研究进展[J].体育科学,2020,40(04):67-77. 通讯作者
 12. 基本心理需求、情境兴趣与初中生体育课堂学习投入的关系[J].体育学刊,2020,27(02):129-134. 通讯作者
 13. 我国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演变历程、特征与启示[J].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19,45(04):98-104. 通讯作者
 14. 我国青少年运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[J].中国体育科技,2019,55(06):35-45+58. 通讯作者
 15.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[J].中国体育科技,2019,55(02):29-36. 通讯作者
 16. 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新诉求及内容优化建议[J].体育学刊,2019,26(03):101-108 通讯作者
 17. 近30年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——基于《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报告》的文本分析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18,42(06):82-97. 通讯作者
 18. 《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》的研制背景、体系架构与现实意义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,2018,42(03):2-7. 独立作者
 19. 关于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——基于4个个案的思考[J].体育学刊,2018,25(03):79-84. 通讯作者
 l 书籍
 1.《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丛书》科学出版社
 2.《学校体育学》高等教育出版社
 3.《体育与健身》上海教育出版社
 4.《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教程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
 5.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报告(2016)
 l 课题
 1.提升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效益的研究--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
 2.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--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(子课题)
 3.中国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--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工作重点项目
 4.体育教师资格考试职能模拟考试系统的开发研究--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
 5.基于能耗特征的提高13-15岁青少年体育学习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技术研究--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
 l 所获奖项:
 1.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--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培养
 2.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--青少年运动技能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实践
 3.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(决策咨询)优秀成果奖二等奖—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系列专报
 4.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--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创新与实践
 l 研究生要求:有学术兴趣,志于以学术为业;有充足时间,能排除俗务干扰;有团队精神,善于与人合作;有钻研精神,善于捕捉问题;有批判精神,敢于合理质疑;身心健康,有体力精力学习。